查看原文
其他

寻根 ▋百家姓之--璩氏 家族起源族谱

玫景寓心 2021-07-26

自古以来,华夏子孙以姓氏为家族延续的标志。中华姓氏的起源,直溯到距今大约5000多年伏羲氏时期。


每个人一出生就传承了家族姓氏,它既是我们与生俱来的代号,也是血缘关系的符号。


百家姓溯源









姓氏源流


源于 姬姓,出自 春秋时期卫国公族蘧伯的封地,属于以先祖名字简笔为氏。蘧伯玉,名姬瑗,今河南长坦县伯玉村人,生卒待考,曾辅佐卫国三公(卫献公姬衎、卫襄公姬恶、卫灵公姬元),因贤德而闻名于各诸侯国。蘧伯玉贤名闻于遐迩,人们十分敬重他。卫国大夫史鱼深知蘧伯玉的才能与人品,多次向卫灵公举荐,但卫灵公不听。史鱼临死采用“尸谏”的办法力荐蘧伯玉。他告诉儿子:“我在朝不能举荐蘧伯玉,是我活不能正君,死无以成礼。我死后,你不必将我的尸体‘治丧正堂’,可以置于窗下,等灵公问起来,再将实情告诉他”(古人称这种方法为“尸谏”)。史鱼的儿子按照父亲的遗言去办。卫灵公前来吊唁,对尸体置于窗下非常奇怪,史鱼的儿子就将父亲的话转告给卫灵公。卫灵公醒悟道:“是寡人之过也。”于是启用了蘧伯玉。孔子听到这件事,对史鱼和蘧伯玉都很赞赏。他说:“直哉史鱼!邦有道如矢,邦无道如矢。君子哉蘧伯玉!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意思是说:史鱼真正直啊!国家有道,他的言行像射出的箭一样刚正;国家无道,也像箭一样刚直。蘧伯玉也真是一位君子啊,国家有道时,出来做官;国家无道时,把正确主张收起来辞官隐居。蘧伯玉当政后,仍旧十分谦虚。一次,卫灵公与夫人南子在宫中夜坐,先听到辚辚的车声,可车声到宫门时却消失了,过了宫门后又响起来。南子说:“这一定是蘧伯玉的车队从此而过。”卫灵公问道:“你怎么知道?”南子说:“君子非常注意自己的生活细节。车走到宫门口时,没了声音,那是车的主人让车夫下车,用手扶着车辕慢行,怕车声打扰国君。我听说蘧伯玉是一位很有道德操行的君子,所以我才敢断定过去的是蘧伯玉。”卫灵公事后派人打听,果然是蘧伯玉。蘧伯玉积极协助卫灵公,把卫国治理得日益强大起来。当年晋国大将军赵简子原想讨伐卫国,派人到卫国探视。探视的人返回后告诉赵简子:“蘧伯在卫国当政,国正人和,无法加兵。”赵简子遂马上取消了进攻卫国的计划。蘧伯玉谦虚谨慎,他经常反思自己,“年五十而知四十九年之非。”他又经常鞭策自己,典籍《庄子?则阳篇》中记载:“蘧伯玉行年六十而六十化。”意思是说他年已六十岁还能与日俱新,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


相传蘧公伯玉的后裔因避难,易蘧为璩。至南唐保大二年辛酉三月十一日奉天诰命:“司徒银青光禄大夫璩瑗,从戎岁久,学剑名高,深谙克敌之谋,妙尽筹边之策,乃自择守要害,扫靖烟氛,惟尽忠不溺于私……可特封西川侯……”后,居豫章(今江西南昌),再成望族,后世璩氏都称自己是西川侯璩瑗之后。北宋钱塘儒生编撰的《百家姓》,最初所载只有四百十一姓,第三百零六姓即为“璩”姓,并且注明是豫章郡。


如今各地璩氏、蘧氏、瞿氏、渠氏族人皆尊奉蘧伯玉为得姓始祖。

得姓始祖

蘧伯玉。璩氏的先祖为春秋战国时卫国大夫蘧伯玉,河南长坦县伯玉村人,相传至东汉时,因避难易蘧为璩。后迁徙至浙江江山,至唐朝,有璩瑗,任银青光禄大夫,守闽广,保境恤民,封西川侯,居贵溪。族谱中有唐朝圣旨和铁券文记载。现各地璩氏族谱在“源流叙中”都认为得姓始祖为蘧伯玉,自认是璩瑗之后裔。这也在北宋钱塘儒生编撰之《百家姓》中得以体现:“璩 豫章郡”,贵溪属豫章郡。最初所载只有411姓,而第306姓即为“璩”。“璩”虽为小姓,亦不失源远流长。蘧伯玉事卫三公(献公、襄公、灵公),因贤德闻名诸侯。据《淮南子·卷二十·泰族训》称:“故臧武仲以其智存鲁,而天下莫能亡也;蘧伯玉以其仁宁卫,而天下莫能危也。”2003年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伯玉故里蔡云川先生的专著《春秋先贤蘧伯玉》一书。故璩氏后人尊蘧伯玉为璩姓的始祖。


迁徙分布

璩氏、蘧氏人口总数在中国的大陆皆未列入百家姓前两千位,其中璩氏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序为第三百零六位。分衍的瞿氏在中国大陆名列第二百十四位(人口总数约四十九万两千余人,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0031%左右)、在台湾省则名列第二百五十一位;璩氏在台湾省名列第四百六十六位;渠氏在台湾省名列第六百零五位;蘧氏在台湾省名列第一千七百五十七位,大多以黎阳、豫章、汲郡为郡望。


蘧氏、璩氏、瞿氏、渠氏四姓族人主要分布在河南、湖南、安徽、福建、山西、湖北、浙江、河北、山东、江西、浙江、江苏等等省。中原地区的璩氏族人,据有关史料载,均系明洪武十八年自山西迁居所至。汉朝时期,有弟兄三人定居今河南济源、孟县,繁衍生息。 河南焦作孟县有璩沟,几乎全为璩姓。北京密云县大城子镇墙子路村有璩姓。山西阳城璩姓较多。浙江常山县何家乡璩家村、湖北枣阳市璩湾镇的璩姓比较多。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璩姓,有二百余人。安徽桐城璩姓很多。江西庐山璩姓有八百余人。山西晋城好多地方都有璩姓。河南唐河源潭璩庄,璩姓有四百来人。浙江衢州、江西南昌璩姓较多。湖南益阳有个璩家村。河南省鹤壁市石林乡有个南唐宋村,多数村民姓璩,璩姓占大数。浙江衢州五县一区,璩姓族人有三千余,分布在各个不同的区县,最早的在宋朝时期就迁至衢州了,随后又向各区县间迁徙。浙江江山璩丰村有一璩源寺,该寺始建于五代后晋天福七年(公元942年),距今已有一千多年,吴越王钱弘佐赐额"璩源善政保安禅寺"。璩源寺庙堂依然,龙湫泉潭如故,可为待开发的旅游胜地之一。江山现有几百璩姓后人。浙江金华兰溪水亭圣山的璩氏据说是从山东移民来的,在浙江慈溪衢州常山龙游有个璩村,村民都是璩姓。吉林省省四平市有部分璩氏家族成员。 明朝“燕王扫北”以后,璩姓有人迁徙到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居住,主要集中在一个村落,大约有人口六百人左右,是璩氏后人的集中地。江苏淮安市洪泽县东双沟镇璩湾村也有不少。


湖北武昌闹市有一“璩疯子”烧烤店山东省诸城市有一村那里三分之二都姓璩。山东省章丘市木厂涧村蘧姓。



历史名人


璩伯昆

明朝桐城人,那里是学者荟萃之地,而璩御史后来去广东和江西做官时,就很重视文化教育。


璩光岳

明朝人,举为进士而当官,文武全才。


璩正

(生卒年待考),字令先。著名三国时期蜀汉太守。博览坟籍,弱冠能文,为秘书令史,迁郎至令。澹于荣利,依则先儒。


璩贞女

(生卒年待考),女;益阳人(今湖南 桃江)。著名明朝初期民间刺绣艺术家。人们只知其姓,不知其名,因终生未嫁,旧志上称她为贞女,她还建有著名的桃花江古桥。


近现代名人


璩清林

(1938~),笔名曲歌;河南焦作武陟人。著名现代声乐教育家。璩清林是著名声乐教育家、歌唱家、作曲家,河南大学音乐系教授,现任中国民族声乐艺术指导。被河南省人民政府授予“人民好歌手”的光荣称号。璩清林执教四十五周年时,师生们在郑州艺术宫举行了演唱会。演唱会由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研究会、河南大学、黄河科技大学、河南音乐家协会联合主办。


璩诒光

现任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机械航空系罗伯特·帕特森教授,可持续发展能源专科主任,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钱学森工程科学讲座教授。198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1994年获日本东北大学博士学位。历任清华大学研究生会主席,中华全国学联常务副主席,日本东北大学机械航空系副教授,清华大学教育部长江特聘教授,工程热物理研究所所长。研究领域包括极限燃烧,新型航空燃料,超音速助燃技术,微尺度燃烧,多尺度反应流动的模拟和纳米功能材料。主持过科研基金30多项。在航空与能源领域专业期刊发表论文100余篇. 曾获日本流体科学奖,日本宇宙与航空学会优秀论文奖,第一届亚太燃烧会议杰出青年研究者奖,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国家海外杰出青年基金,国际燃烧学会优秀论文奖,美国国家宇航局局长贡献奖,德国洪堡基金会贝塞尔研究奖等。历任美国东部燃烧学会理事,第32-34届国际燃烧会议火焰及新燃烧技术小组主席,美国宇宙与航空学会推进剂与燃烧分会委员,美国国家宇航局火箭研究会委员,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会士,日本东京工业大学和日本东北大学能源与计算流体研究中心专家委员,桐城璩氏20代孙。

个人履历

1981年 安徽省桐城中学

1986年 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学士

1988年 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硕士

1988-90年 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博士研究生

1990-94年 日本东北大学机械航空系, 博士(工学)

1994-95年 日本东北大学流体科学研究所,助教

1995-98年 日本东北大学流体科学研究所,讲师

1998-2000年 日本东北大学机械航空系,副教授

2000-2001年 清华大学长江特聘教授,工程热物理研究所所长

2001-2007年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助理教授

2007-2011年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副教授

2011-2013年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可持续能源专科主任

2013-至今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罗伯特·帕特森教授, 可持续能源专科主任


所获荣誉

1995.11 流体科学研究奖,日本流体科学基金会

1999.5 第一届亚太国际燃烧会议杰出青年研究者奖

1999.5 日本宇宙航空学会年度优秀论文奖

2000.9 中国教育部李嘉诚基金会长江学者奖

2001.7 中国国家杰出青年基金

2005.5 美国宇宙航空学会Associate Fellow

2006.9 中国国家海外杰出青年基金

2010.8 第33届国际燃烧会议优秀论文奖

2011. 9 美国国家宇航局(NASA),局长贡献奖

2011. 10 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会士

2011. 11 德国洪堡基金会贝塞尔研究奖

2013. 5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钱学森工程科学讲座教授


璩宜太

(1971~ ),著名地质学专家,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毕业,博士研究生学历,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996年参加工作,历任中国冶金地质总局二局助理工程师、工程师、副总工兼地勘院副院长,二局副局长兼地勘院院长;第十九次南极科考陨石猎人队队长。2006年~至今任总局副局长、党委委员。兼任矿产资源研究院院长,桐城璩氏20代孙。


璩美凤

(1966年8月5日~),台湾政治界、媒体业人士,籍贯安徽桐城,生于台北市,毕业于台北市万华区新和国民小学、台北市立华江女子国民中学(今台北市立华江高级中学)、北一女中国立政治大学中国语文学系学士、国立政治大学边政研究所硕士、美国明尼苏达州曼彻普力敦州立大学Metropolitan State University)公共行政研究所硕士、英国牛津大学博士(2009年9月取得学位)。曾在《中国晨报》与《自立晚报》工作,现任台湾金门市议长机要秘书,桐城璩氏21代孙。



郡望堂号


郡望

黎阳郡:西汉高祖年间设黎阳县,属冀州魏郡,这是浚县设县之始,治所在大伾山东北。王莽时改名黎蒸,东汉恢复黎阳县名。东晋朝永和七年辛亥(公元351年)置黎阳郡,辖黎阳县。东晋朝太元十四年己丑(公元389年)属黎阳郡,黎阳县属汲郡。北魏朝孝昌年间(公元523~528年)分汲郡置黎阳郡,辖黎阳县。东魏朝天平元年~武定八年(公元534~550年)间置黎州,辖黎阳郡。北齐废黎州,北周朝宣政元年戊戌(公元578年)复置黎州,辖黎阳郡。隋朝开皇三年癸卯(公元583年),黎州、黎阳郡并废,黎阳县属卫州。隋朝开皇十六年丙辰(公元596年)置黎州,辖黎阳县。隋朝大业二年丙寅(公元606年)废黎州,黎阳县属汲郡。唐朝武德二年己卯(公元619年)置黎州总管府,辖殷、卫、澶、洹四州。唐朝武德六年癸未(公元623年)置总管府,黎州属相州都督府。唐贞观十七年癸卯(公元643年)废黎州,黎阳县属卫州。北宋朝端拱元年戊子(公元988年),置通利军,治所在今大伾山与紫金山之间,辖黎阳县。北宋朝天圣元年癸亥(公元1023年)改安利军,治所迁至浮丘山西。北宋朝熙宁三年庚戌(公元1070年)废军,黎阳县属卫州。北宋朝元祐元年丙寅(公元1086年)复置通利军,辖黎阳县。北宋朝政和五年乙未(公元1115年)军升为浚州,治所在浮丘山巅,辖黎阳县。金国皇统八年戊辰(公元1148年)改浚州为通州。金天德三年辛未(公元1151年)复名浚州。明朝洪武三年庚戌(公元1370年)农历4月,降州为县,始称浚县,治所迁至浮丘山东北平坡。清朝顺治元年甲申(公元1644年)浚县属大名府,清朝雍正三年乙巳(公元1725年)改属卫辉府。民国二年癸丑(公元1913年)3月,废府设道,浚县属河北道。民国十六年丁卯(公元1927年)废道改行署。民国二十七年戊寅(公元1938年)改属第十三行署。民国二十九年庚辰(公元1940年)秋,浚县抗日民主政府建立,属冀鲁豫边区行署。民国三十六年丁亥(公元1947年)7月,民国浚县政府改属第四行署。民国三十八年己丑(公元1949年)5月,浚县全境解放。1949年己丑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共浚县民主政府改为浚县人民政府,属平原省安阳专区。1952年壬辰11月15日撤销平原省。12月1日,浚县改属河南省安阳专署。1958年戊戌4月18日,撤销安阳专区,浚县划归新乡专区。1961年辛丑12月19日,恢复安阳专属,浚县归安阳专署。1970年庚戌安阳专区改为安阳地区。1983年癸亥10月撤销安阳地区,改设安阳、濮阳两个市。浚县属安阳市。1986年丙寅1月18日,国务院批准将浚县划归鹤壁市。1986年丙寅,浚县辖10乡1镇,即城关乡、善堂乡、王庄乡屯子乡、白寺乡、钜桥乡、大赉店乡、卫贤乡、小河乡新镇乡和城关镇。1992年壬申4月24日,河南省民政厅批复,撤销善堂乡、大赉店乡,设立善堂镇大赉店镇,实行镇管村体制,原辖行政区域不变。1995年乙亥6月12日,省民政厅批复,同意撤销新镇乡、小河乡,设立新镇镇小河镇。1997年丁丑7月15日,省政府批准,将浚县大赉店镇划入鹤壁市郊区。1997年丁丑12月29日,屯子乡撤乡建镇。1998年戊寅10月8日,钜桥乡撤乡建镇。2000年庚辰末,浚县辖六镇四乡,即城关镇、善堂镇、屯子镇钜桥镇、新镇镇、小河镇和城关乡、王庄乡、白寺乡、卫贤乡。


豫章郡:原为春秋时期的洪州之地,战国时期秦国置为九江郡。楚、汉之际置豫章郡,治所在豫章(今江西南昌),其时辖地在今江西省南昌市南朝陈时包有今江西锦江流域、南昌、清江、九江、历陵、彭泽、柴桑等十八县和两个候国,即今江西省北部地区。唐朝以后又改为豫章郡洪州,后期曾改为钟陵县,再后又改为南昌。


汲 郡:西晋朝泰始二年丙戌(公元266年)置郡,治所在汲县(今河南汲县),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省汲县,不久即废。宋朝时期辖地在今河南省卫辉县。


堂号

黎阳堂:以望立堂。

豫章堂:以望立堂,亦称南昌堂。

汲郡堂:以望立堂。

君子堂:源自春秋战国时卫国大夫蘧伯玉。唐朝开元三十七年(公元739年)唐玄宗追封蘧伯玉为“卫伯”,公元1000年宋真宗又追封其为“内黄侯”,并在河南省长垣县县城东南五公里的伯玉村建祠对他进行祭祀。


及圣堂:同“君子堂”。


石波堂:明朝进士璩光岳,任兵部职方司员外郎,后升吏部,著有《石波馆集》。


西川堂:唐朝良吏璩瑗,官至光禄大夫,封为西川侯,后裔因以为堂号。


宗祠通用联


四言

姓启佩玉;

望出黎阳

——佚名撰璩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璩姓源流和郡望(见上题头《一、姓氏源流》和《四、郡望堂号》介绍)。


伯昆清政;

光岳草书。

——李文郑撰璩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明代桐城人璩伯昆,字山甫,少年时就以才华出名。崇祯年间以明经官江西武宁县令,政治清明,狱讼大减。下联典指明代江西新城人璩光岳,字山仲,号三谷,进士出身,官兵部职方司员外郎。擅长草书,著有《石波馆集》、《老子解说》。


丘阳文士;

西蜀通侯

——佚名撰璩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宋·岳阳人璩秉登第而有文名。下联典指唐·璩瑷封川西侯。


七言

光岳郎官多著术;

伯昆御史有才名。

——佚名撰璩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明代进士璩光岳,字山仲,江西新城人。号三谷。官兵部职方司员外郎,后升吏部。善草书,著作较多,有《石波馆集》、《老子解说》等。下联典指明代广东道御史璩伯昆,字山甫,桐城人。少有才名。历官江西武宁令等。政平讼简,文教尤著。


八言及以上

四蜀通侯,懋功受赏;

岳阳文士,登第成名。

——佚名撰璩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唐·璩瑷因功被封川西侯。下联典指宋·岳阳人璩秉登第而有文名。


寡过未能,学造贤人之地;

知非虽晚,德成君子之资。

——佚名撰璩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春秋战国时卫国大夫蘧伯玉事典(见上题头《三、历史名人》介绍)。


保境息民,共仰瑷公事业;

骑骝看杏,咸推秉祖文章。

——佚名撰璩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唐代良吏璩瑷事典。下联典指宋代文士璩秉事典。


家谱文献

安徽皖桐璩氏两堂(世德堂和遗经堂)1724年创修族谱,先分修,后合订成一本《璩氏族谱》,其后1785年二修,1819年三修,1865年四修,1909年五修,1948年六修,这次只有遗经堂有完整地收藏,世德堂的几乎鲜存于世。现在皖桐璩氏正在进行七修。


安徽桐城皖桐璩氏族谱二十六卷,首一卷、末一卷, (清)璩光烁等修,清同治四年(公元1865年)世德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十八册。现被收藏在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安徽桐城皖桐璩氏五修族谱三十八卷,首二卷、末二卷,(清)璩兰、璩丙章等修,清宣统二年(公元1910年)木刻活字印本四十四册。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有收藏,安徽省安庆市老峰镇西湖村伯焕公支家藏“戊字六号”一套。


浙江兰溪珠打贰璩氏宗谱四卷,(民国)璩佩兰重纂,民国十四年(公元1925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浙江省兰溪县圣山乡。


字辈排行

江西潘阳湖、安徵桐城、安徽泾县璩氏(琚氏)字辈:“尚克承先志诗书诒泽长传家敦孝友经世效忠良金玉年芳贵荣宪政朝纲文华平定国桢瑞明盛强”。


浙江温州蘧氏字辈:“开国文君子应熙茂其昌家传忠孝美世愿诗书扬”。


安徽桐城璩氏字辈:“尚克承先志诗书诒泽长传家敦孝友经世效忠良”。


河南柏山璩氏字辈:“克绍先烈贻则继述前贤统绪”。


璩姓探源

皖桐璩氏1724年世德堂创修族谱:“璩之为姓也,三代以前未见经传。春秋时,卫公族瑗,字伯玉,始以蘧为姓,亦不知其取义何居也。相传伯玉七世孙讳乐者,因避难易蘧为璩,故璩之受姓自兹始,历汉、晋、五代,未有传人,至唐有讳抱璞者,以神功登科显名,当世有与伯玉同讳者,赐进士出身,由司徒银青光禄大夫,守闽广,保境恤民,封西川侯,籍出豫章,此江西鄱阳县璩姓之所自来也。宋时,有讳重与秉者,兄弟联登科第,籍属岳州,岳与饶接壤。则重、秉者,其西川苗裔与。有明以来,人文蔚起,所在多有。如籍出泾县讳新源者,洪武三十三年以贡士任知县;籍出山东讳坎者,永乐间亦以贡士任知县;籍出并州讳锡者,正统中官至太常典簿;籍出大浦讳镇海者,宣德间以楷书入为工部主事,御书“豫章鼎族,书法名家”赐之;籍出安化讳安者,官至御史;籍出和顺讳绣之者,官至鸿胪寺序班。此皆璩姓之光远有耀,班班可考者也。


我始祖祖一、慎一二公,自鄱迁桐,历四代,而常公以吏员出仕,官至工部主事。桐邑之璩,登仕版者,自公始。自是而后,采芹泮水,选拨明经者,代不乏人,而吾族遂为皖桐著姓”。经考证,蘧姓之先祖应追溯到周天子的姬姓。周公旦分封诸侯时,将同父同母弟康叔分封到卫地,建都朝歌(今河南淇县西南),史称康叔。随康叔到卫地的姬姓祖氏,其中一支居住在蒲邑东不足 5公里的一个丘岗上。这里山坳中到处生长着蘧藕(荷花的另一种名字)。蒲邑位于蒲水和济水之间,这里的先民敬慕蘧花出污泥而不染的高雅洁净,就以物为地名,曰蘧丘。始祖蘧伯玉,名瑗,今河南长坦县伯玉村人(一说今濮阳县老渠村人),生卒不详,事卫三公(献公、襄公、灵公),因贤德闻名诸侯,与孔子相交甚厚。正月初八是先祖伯玉的生日,后人为纪念他设立大古会。蘧伯玉传二十七世至“秉”,曾任唐光禄大夫,居豫章(今江西南昌),于天宝年间蒙冤遭参,为避祸将其全家分三姓各自逃亡,即易“蘧”姓为“璩”、“瞿”和“渠”,音同字异,仍为一家。而“璩”字是“蘧”字去草头、去走之,意在后人不做官、不坐车,做布衣平民,耕读传家;加王旁(古汉语称王字旁为玉旁),意为不忘先祖“伯玉”。此说与《桐城璩氏宗谱》虽有出入,但都认为是因为避难而易蘧为璩。由于需要避难的只有“秉”一支,其它的“蘧”姓仍然繁衍生息,与璩姓同祖同宗。民间,也有将璩写成 “琚”的。“琚”音居,解释为古人佩带的一种玉。除《汉语大词典》《中国姓氏大全》称其为“较罕见姓”外,其他诸如《康熙字典》、《古汉语词典》、《辞源》、《辞海》等均未将“琚”字作姓氏解释。因此,怀疑 “琚”应为近代因某些历史原因(不规范的简化字?),人们对“璩”的误写。在一些地方,包括安徽桐城,音仍为璩。据此可认为,蘧、遽、璩、琚四姓同源,并存于世。


桐城璩姓

皖桐璩氏1724年遗经堂创修族谱:“……余族祖一、慎一二公与其弟鸿一公为迁桐之始祖,而德先公讳魁者,又为三公之所自出者也。


德先公配吴氏,居江西之鄱阳县瓦砌坝。元季人民流离,祖一公迁桐之花园坂,慎一公仕元为引驾先锋,及明代元公遂不仕而退隐,亦迁桐之挂车河,鸿一公更姓侯,迁桐之桦林冈。鸿一公三传有讳伴者,复迁北京鼓城卫,子孙留桐者俱殁,葬于桦林冈之侯家塝,代远年湮,墓不可考,其在北京者,明季尚通往来,盛朝定鼎而后始无音问。”从上可知,桐城璩姓于洪武元年由江西饶州府鄱阳县瓦霄坝迁来,同来的有弟兄三人。值得一提的是,老二“慎一公”传至第三代“世掌”,由于是个孤儿被外婆方家抚养,从此改姓“方”。桐城的方姓虽有桂林、鲁洪、会宫等好几支,但这个由璩姓改过来的“璩方”现在的人数却是最多的。方姓是桐城的第一大姓,璩姓是桐城的第十六大姓,如果将“璩方”和璩姓两者合起来,恐怕称得上桐城第一大姓。


璩美凤祖籍

很显然,璩美凤属于璩姓桐城三始祖的老大一房,这一房的人是三兄弟中唯一没有改姓的。由于生齿日繁,桐城璩姓不可避免有所流动,或出乡、或出县、或出省,但主要还是聚居在香铺璩祠、新安渡、挂车河一带。中国的璩姓分支也多,判断是不是桐城璩氏的最简单方法,是看字辈能不能对上号。同治四年四修家谱时,桐城璩氏自十三世编定字派歌:尚克承先志,诗书诒泽长,传家敦孝友,经世效忠良。



免责声明:本文只供参考。如果您对本文有任何专业领域的建议,我们强烈建议您独自对内容的可信性进行评估,并咨询相关专业人士。温馨提示:互联网是一个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崇尚分享;如有侵权或有其它问题请您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撤销


长按上方图片,识别关注,方便查阅

点赞下方,在看分享,让家人知道根在何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